CRISPR(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)系統(tǒng)是原核生物的獲得性免疫系統(tǒng),用于抵御外源入侵的病毒或質粒。2012 年,來自Ⅱ型CRISPR系的CRISPR相關蛋白Cas9被證明可以在體外由簡單設計的向導RNA(single guide RNA,sgRNA)引導識別并切割含PAM(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)序列的靶標雙鏈DNA ;快Cas9又被成功應用于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組編輯。從那時起,CRISPR技術在基因組編輯領域受到了高度重視和廣泛應用,也連續(xù)多年被Science雜志列為“年度十大技術破”。此外,CRISPR技術也被用于基因表達調控、高通量篩選、表觀遺傳學工程等領域。

核酸檢測是病原菌檢測、疾病檢測、用藥指導等領域的重要技術。雖然,目前已經開發(fā)出了許多核酸檢測的方法,但更快速、更廉價、更特異、更靈敏的技術仍然是不斷追求的目標。CRISPR技術無疑提供了核酸檢測領域的新的解決方案,特別是基于Cas13和Cas12的反式切割(trans cleavage)或稱附帶切割(collateral cleavage)的活性開發(fā)的檢測技術被譽為“下一代分子快速診斷技術”。

基于Cas9 的檢測系統(tǒng)
通過將Cas9的特異性切割特征和核酸擴增體系結合,可實現(xiàn)針對靶標核酸的檢測,從而可實現(xiàn)SNP(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)的區(qū)分和病原體表型的分型。目前,有至少3種結合PCR擴增的檢測方法被成功開發(fā),分別為ctPCR(CRISPR-typing PCR)、CARP(Cas9/sgRNAs-associated reverse PCR)和基于CRISPR/Cas9切割活性的PCR。上述方法都是在PCR擴增之前利用Cas9切割完全匹配的靶標序列,而不切割產生突變的靶標序列,從而影響PCR的擴增結果,進而區(qū)分諸如高危人乳頭瘤病毒(HPV)亞型HPV16和HPV18或是用來檢測低頻突變。
對于偏遠地區(qū)的野外檢測,常常需要無需精確循環(huán)控溫儀器的等溫擴增方法。結合NASBA(nucleic acid sequence based amplifi cation)介導靶標序列擴增,將Cas9、T7轉錄系統(tǒng)與基于紙質載體的等溫toehold生物傳感系統(tǒng)相結合,可實現(xiàn)通過肉眼觀察來檢測寨卡病毒的基因分型。此外,CAS-EXPAR(CRISPR/Cas9 triggered isothermal exponential amplification reaction)和CRISDA(CRISPR-Cas9-triggered nicking endonuclease mediated 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 cation method)方法,都使用了Cas9的切割與等溫擴增相結合的策略,以達到針對靶標序列的單堿基分辨率。
基于反式切割活性的核酸檢測
單鏈RNA反式切割活性的核酸檢測系統(tǒng)
Cas13a 是RNA引導的RNA切割酶,屬于Ⅵ型CRISPR-Cas 蛋白。在gRNA的引導下,Cas13a 結合單鏈靶標RNA后,除了能將靶標RNA切斷之外,還可激發(fā)Cas13a的“反式切割”活性,即Cas13a隨機切割體系中其他的單鏈RNA分子?;贑as13a的該原理,研究人員開發(fā)了SHERLOCK(Specific High Sensitivity Enzymatic Reporter UnLOCKing)的檢測系統(tǒng)。具體做法是利用RPA(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)或者RT-RPA等溫擴增系統(tǒng)將目標模板擴增為包含T7啟動子的DNA模板,然后再利用T7轉錄系統(tǒng)把DNA模板轉變?yōu)镃as13a可以直接結合的RNA靶標;同時在體系中添加一端為熒光發(fā)光基團、一端為熒光淬滅基團的單鏈RNA報告分子;在Cas13a結合靶標RNA后即觸發(fā)Cas13a隨機切割單鏈RNA探針的活性,從而產生游離的熒光發(fā)光基團并發(fā)出可檢測的熒光。利用該方法,研究人員靈敏地檢測了各種DNA或RNA靶標,包括寨卡病毒、 登革熱病毒、細菌分離株、抗性基因、人類DNA 基因型和癌癥突變等。之后不久, 第二代SHERLOCKv2 系統(tǒng)被成功開發(fā),其使用4 種正交的CRISPR-Cas 蛋白來實現(xiàn)多重靶標的檢測。在此基礎上,為了適應野外偏遠地區(qū)的快速分子檢測,研究人員進一步開發(fā)了HUDSON(heating unextracted diagnostic samples to obliterate nucleases)方法來直接對人的體液進行快速樣本處理,然后利用SHERLOCK 方法便在不到2h 內直接從患者樣本中成功檢測出了登革熱病毒。
單鏈DNA反式切割活性的核酸檢測系統(tǒng)
除Cas13蛋白外, 來自Ⅴ 型的CRISPR-Cas12a蛋白也被發(fā)現(xiàn)具有反式切割特性;但與Cas13不同,Cas12a靶向DNA模板并反式切割單鏈DNA(singlestranded DNA,ssDNA)利用Cas12a蛋白建立的核酸快速檢測方法的首次報導來自一篇2017 年提交的中國專利;后來,同一研究組在線發(fā)表了兩篇研究論文,詳細描述了Cas12a的切割特征和基于Cas12a的核酸檢測方法,稱為HOLMES(onehour low-cost multipurpose highly efficient system)。同一時期,美國一個研究組也發(fā)布了基于Cas12a的、類似的核酸檢測方法,名為DETECTR(DNA endonuclease-targeted CRISPR transreporter)。無論是HOLMES還是DETECTR都展示了非常高效、靈敏和特異的檢測活性,可以用來快速檢測DNA病毒、RNA病毒和人的SNP。
此外,研究人員還證明了嗜熱的Cas12b 同樣具有反式切割活性,并成功地將其應用于核酸檢測, 并命名為HOLMESv2。由于Cas12b 具有廣泛的切割活性溫度,該酶可以和LAMP(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)等溫擴增系統(tǒng)結合,從而能夠實現(xiàn)一鍋式核酸快速定性和定量檢測。此外,由于用于LAMP擴增體系的Bst 3.0酶可利用DNA或RNA模板直接進行擴增,基于Bst 3.0 酶的HOLMESv2 可極大地簡化RNA的檢測程序,并在無需對RNA模板先行逆轉錄操作的情況下,成功實現(xiàn)在1h 內快速檢測RNA病毒的目標。
本產品僅限科研研究不做臨床診斷